城市综合管廊配电室综合监控系统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结合环境监测、设备管理、安防联动等功能,保障城市地下管线的高效安全运行
分层架构设计
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摄像头、智能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数据
网络传输层:采用5G、工业以太网等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监控管理层:集成AcrelEMS-UT等平台,实现数据可视化、报表生成及多系统联动
多系统融合
整合电力监控、环境监测、安防、消防等子系统,避免“信息孤岛",形成统一管理界面
兼容第三方系统(如DCS、SCADA),支持数据共享与智慧城市平台对接
温湿度控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管廊内环境温湿度,联动空调、风机等设备自动调节,避免设备因高温高湿导致绝缘老化或凝露问题
有害气体检测:针对电缆沟可能产生的SF6、CO等气体,实时监测浓度并触发排风系统,防止人员中毒或设备腐蚀
水位监测与防水浸:在电缆沟关键点位部署水浸传感器,及时预警积水情况,联动水泵排水或关闭相关电力设备
电缆及设备温度监测:采用无线测温技术,实时监控电缆接头、开关柜触头等易过热点温度,预防火灾
电力参数采集:监测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及时预警过载或故障
变压器状态监控:监测绕组温度、震动等参数,联动散热设备保障变压器稳定运行
视频监控与入侵报警:结合红外双鉴、门禁系统,实时监控非法入侵行为,联动声光报警并推送信息至管理平台
消防联动:烟雾/明火传感器触发后,自动启动灭火装置、关闭电源并通知消防人员。
远程控制:通过物联网平台远程操控灯光、风机、除湿机等设备,减少人工巡检频率
多系统一体化管理:集成环境、视频、安防、电力等数据,通过统一界面展示,支持历史数据回溯与报表生成
故障预测与决策支持:利用大数据分析设备运行趋势,预测潜在故障并提供维护建议
跨区域管廊协同:在大型综合管廊中,通过分布式监控终端实现多区域数据同步,提升整体响应效率
灾害应急场景:暴雨或地震时,系统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如关闭非必要设备、启动备用电源等
配电室综合监控系统在综合管廊中通过多维度感知与智能化控制,实现了从环境安全到设备运维的全流程管理。配电室综合监控系统通过“环境-设备-数据"三位一体的监控体系,实现了配电室从被动运维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管理效率,未来将向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标准化及跨系统协同方向发展。